告別亞視

我視亞視為我的母校、我的娘家。縱然近年的製作為人詬病,但毫無疑問,她曾經也製作了不少家喻戶曉的出品。電視製作講求團體精神,不容個人主義。

由前期至後期製作,環環相扣,最後完成的是整個團隊的心血。不會每一個作品都會成為經典,但肯定的是,每一個作品,台前幕後都是「全力以赴、做到最好」,期望將最好的帶給觀眾。亞視資源固然比不上「大台」,多次拖糧,仍有員工緊守崗位,可見人情味濃。

還記得當年自己初出茅廬,在片場因發出噪音,結果被正在「度招數」的武指摑了一巴。就是這一巴掌,令我有深切的體會及反省。從他身上除了學會「耍幾招」外,還敬重他的工作態度。我與這位武指成為好友至今仍保持聯絡,可謂「不打不相識」。年輕人初次踏入社會,要學懂尊重每一個崗位的人。在職場上、社會上,每一個人都是一口螺絲。

螺絲雖小,但生銹了、鬆掉了就會「出狀況」,每一口螺絲都肩負着重責,絕不可小覷。亞視短短3年的演藝生涯,每個拍攝場面仍叫我記憶猶新,學會的畢生受用。叫我難忘的還有拍攝《哪吒》,當年要一場火爆戲,為求效果,不惜「炸到褲穿窿」。在我心目中「亞視會,永遠都存在」。

香港曾經是鄰近地區電視台仿效的對象,電視劇紛紛向外輸出。但近年,韓國文化的流行及輸入、以至本地電視節目被指偏離年輕觀眾口味,令電視行業逐步萎縮。身邊的朋友變成「低頭族」,不再依靠電視機接收資訊。

現時科技發展迅速,轉型速度快,政府應開放電視市場,引入競爭,讓有創意、有能力的年輕一輩發揮創意空間,提升香港的「軟實力」。行業發展蓬勃,對台前幕後的工作機會、節目質素的提升及人才的培育,均有莫大的裨益。

方國珊